11月5日下午,中学地理组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汪绍涵博士,为天文地理社团学生带来一场主题为《小天体,大谜题——解锁太阳系的“生命密码”》的科普知识宣讲,本次活动由地理组李一曼老师主持,活动是围绕《基于天文观测活动的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行动研究》这一课题开展的具体实践。

活动伊始,汪博士以太阳系的“天外来客”为起点,向师生们介绍什么是太阳系小天体,以及这些小天体中蕴藏着的太阳系的起源和地球生命的密码。接着,他向大家详细讲述了太阳系内的重点小天体,例如火星与木星间有着“碎石场”之称的小行星带、太阳系中有着“脏雪球”之称的彗星和海王星外有着“冰封宝库”之称的柯伊伯带。其中,汪博士重点讲述了黎明号探测器如何环绕小行星带中唯一的矮行星—谷神星,并揭开其内部冰层和冰火山的奥秘。讲座最后,汪博士还向师生分享了目前关于小行星的经典探测任务,例如登陆“龙宫”小行星的隼鸟二号,首个探访柯伊伯带并揭示冥王星大气特征的新视野号。
本次科普宣讲活动内容详尽又妙趣横生,不仅帮助学生筑牢了科学认知基础,提升了综合科学素养,更燃起了他们对自然科学与天文学的探索热情。
供稿:中学地理组 天文地理社团 李一曼
一审:赵子君
二审:蒋克兢
三审:黄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