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盛夏,树影斑驳。7月10日至13日,我校高一年级部分师生赴北京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丈量历史厚度,触摸科技脉搏”为主题,同学们在行走中感悟民族智慧,在探索中激发创新思维。
7月10日一早,师生乘坐高铁奔赴北京,下午抵达后便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看到馆内丰富的军事文物、武器装备以及以油画、国画等形式呈现的革命历史场景,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壮烈与不屈。其中,1945年缴获的“功臣号”坦克和自主研发的歼-8战斗机,让同学们对我国军事发展有了更真切的认识。抗美援朝纪念馆中,赋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战斗机、被弹片擦过的望远镜头、志愿军自制的两洲三国胡琴……每一件文物都发出了无声呐喊:“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同学们驻足凝视,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深化了对和平珍贵、科技强军的理解。
![]() | ![]() | ![]() |
11日,科技探索之旅正式开启。上午,同学们走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幽深的小径营造出宁静的学术氛围,新奇的牛顿苹果树和严格控温控湿的计量仪器实验室令人驻足。聆听范富有教授的讲解介绍,同学们了解了仪器计量核心原理,感受到了严谨计量对数据精确的重要性。粟多武教授分享了他在珠峰和南极的科考故事,干燥、多风、暴雪的自然环境下,科研工作者不畏困难、“破冰前行”的积极姿态让大家肃然起敬。
![]() | ![]() | ![]() |
![]() | ![]() | ![]() |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北京理工大学。学姐在手套箱中为大家示范如何制作一个纽扣电池,并讲解操作原理。同学们认真学习了纽扣电池的检验与分析,亲身感受前沿创新实践。当了解到关键仪器仍需进口时,同学们陷入沉思,一颗颗“科技报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
![]() | ![]() | ![]() |
![]() | ![]() | ![]() |
12日的文化之旅从晨曦中的天安门广场开始。同学们早早出发,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映照下的天安门城楼,在矗立大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以庄严的姿态合影留念。在故宫博物院的红墙金瓦间,大家透过一件件文物与历史对话。太和殿的雄伟、御花园的精巧,无不展现着古人的建筑智慧和艺术修养。在皇家园林颐和园的长廊中,一场夏雨打湿了廊檐下的彩绘,又为行程增添了别样韵味。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13日,同学们走进百度公司,在Apollo Park了解到无人驾驶汽车的工作原理及发展阶段,并乘坐“萝卜快跑”在市区道路亲自体验L4级别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激光雷达、红外线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如同汽车的敏锐眼睛,让它在夜间、雨雾中也能识别路况。遇到突发状况等棘手的现实驾驶问题,无人驾驶技术迅速反应、化险为夷,为汽车规划出最安全的线路。平稳的行驶过程让大家切实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神奇,激发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浓厚兴趣。13日晚,在满满的收获与喜悦中,高一年级师生顺利返程。
![]() | ![]() | ![]() |
![]() | ![]() | ![]() |
四天的暑期实践,从军事装备到人工智能,从计量标准到高校实验室,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与动手实践,感悟创新力量,筑牢科技报国理想。这些珍贵的经历必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不断探索、勇往直前。
供稿:德育处、高一年级组 黄浩
一审:赵子君
二审:蒋克兢
三审:黄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