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初心,拥抱科创前沿

——我校高二年级赴上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次数:19


2025710日至13日,我校高二年级部分师生赴上海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追寻红色初心,拥抱科创前沿”为主题,同学们穿梭于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在黄浦江奔涌不息的波涛声中,感悟新时代的伟大梦想。

710日,同学们满怀期待地在学校集合,搭乘高铁前往上海。初抵上海,东方明珠塔如一枚璀璨明珠,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当电梯高速攀升,窗外的陆家嘴金融区仿佛一幅徐徐铺展的画卷——金茂大厦的尖顶、环球金融中心的沉稳轮廓、上海中心的螺旋曲线,共同勾勒出城市生长的天际线。登临259米全透明悬空观光廊,脚下是川流不息的车流与人潮,如同这座城市奔腾不息的生命力。

移步外滩,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万国建筑博览群在金色夕照中巍然矗立,海关大楼的钟声浑厚悠远,和平饭店的绿顶依旧诉说着旧日风云。黄浦江对岸陆家嘴的摩天楼群渐次亮起璀璨灯光,历史的深沉与时代的绚烂在黄浦江两岸交汇、碰撞,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民族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壮阔征程。



11日上午,同学们走进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一线研发专家为同学们作深入浅出地讲解。同学们认真记录,踊跃提问,展现出对前沿科技的浓厚兴趣。在“产业实践”展区,讲解员轻点屏幕,基于飞桨大模型开发的智能系统瞬间完成复杂工业图纸识别与工艺优化建议。在“生态共创”空间,学生们围在“文心大模型”互动屏前,饶有兴致地输入指令。工程师现场演示了飞桨平台如何降低AI开发门槛:“过去需顶尖专家数月之功,如今普通开发者数周可成。” 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将“深度学习”“大模型”这些看似遥远深奥的概念化作触目可及的现实力量。



下午,同学们首先到访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属于中国科学院体系的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韩飞主任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雄厚的科研实力,让大家对这所学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参访中,洁净明亮的实验室、高精尖设备制备的新型材料等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午的第二站是上海美术馆。艺术馆的静谧空间里,学生们放缓脚步,在画作前驻足凝思,从油画到雕塑,艺术的美感与创造力让大家流连忘返。艺术与科技,在此刻奇妙交融,共同滋养了同学们的心灵沃土。



12日的旅程始于融庄严与活泼为一体的学术殿堂。步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红墙绿瓦的传统建筑掩映于葱郁梧桐之中,无声诉说着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精神传承。该校人文学院黄金贤副书记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上海交大的校史校情、院系设置和校园生活,他勉励同学们要努力掌握学习的能力,学会时间管理,保持自律,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在交大校史馆,泛黄的珍贵照片、朴素的早期教材、杰出校友的奋斗事迹,串连起这所名校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历史篇章。



下午的上海天文馆之旅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仰望星空的大门。“家园”展区,从熟悉的地月系统漫步至壮丽的太阳系全景,巨大的投影球幕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宇宙遨游之感。“宇宙”展区则深入时空本质,通过互动装置生动阐释了引力弯曲光线、星系碰撞融合等深奥天体物理现象。参观结束,同学们仍沉浸在宇宙的壮美与人类的渺小、求索的伟大交织的复杂心绪中。天文馆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脚下坚实的大地与头顶无垠的星空,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播撒下科学好奇的永恒种子。



13日,同学们走进上海博物馆东馆。大克鼎巍然矗立,鼎腹内壁铸刻的铭文虽历经千年风雨,其笔画的庄重与力量依旧撼动人心。铭文中“敬德保民”四字阐释着古代“德治”思想的深远内涵。同学们在商周青铜的饕餮纹饰前驻足,在唐宋书画的山水意境里流连,在明清陶瓷的精工巧艺中惊叹。一件件无声的国宝,如同中华文明奔涌不息的浪花,诉说着“何以中国”的深邃答案,令人深感作为文明传承者的荣光与责任。



下午,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那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静默如初。纪念馆内,泛黄的《新青年》杂志、手写的会议记录、栩栩如生的代表蜡像,尤其是那张见证开天辟地一刻的简陋栎木长方桌,让书本上的历史骤然变得温热可感。十三位平均年龄仅二十八岁的代表,在这方寸之地,以青春之热血、理想之光芒,照亮了此后百年的漫漫长路。同学们纷纷表示:“青春当与时代同频,热血应为信仰而燃。吾辈青年,当赓续薪火,不负初心!”



四天的上海研学之旅,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心灵感知历史与未来,是一次身体力行的跋涉,更是一场精神的淬炼与升华。当外滩的灯火辉映着浦东的霓虹,当飞桨的代码链接着历史的回响,当天文馆的星辰凝望着石库门内的初心,从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到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从高校实验室到艺术殿堂,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每一位参访者收获满满,必将激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初心,志攀科技高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高一年级组 黄承元

一审:赵子君

二审:蒋克兢

三审:黄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