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我校召开小初衔接专题会议。校长助理余国军,教务处副主任吴燕燕、葛莉,小学六年级语、数、英教师与七、八年级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葛莉主持。
胡婧静、涂静、夏倩三位小学老师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出发,汇报了学生学业知识现状和对小初衔接的思考。语文学科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系统梳理学生词句段基础、古诗文诵读、阅读与习作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学中有机衔接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对文本深度解析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学科素养。数学学科在巩固运算和图形学习的基础上,注重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方面知识点的衔接,培养代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学科对小学知识进行温故知新,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层教学,关注小学英语教材与七年级新教材的跨度和衔接。
![]() | ![]() | ![]() | ![]() | ![]() |
袁晓杰、朱浩、刘筱丽三位初中老师分别就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能力培养方向提出建议: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发现规律,把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感悟,在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中发现丰富题材,表达真情实感;数学学习要加强知识衔接教学,培养学生类比学习能力、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方法上,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习,减少“任务驱动式”学习依赖;英语学习要关注新旧教材的衔接点和区别,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培养语篇意识。
![]() | ![]() | ![]() | ![]() | ![]() |
六年级组长张国平向与会老师分享了年级组小初衔接实践,重点介绍“培基帮扶”工作。年级组要求语数外三门功课扎实推进,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小初课程衔接目标明确。吴燕燕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提出要求,希望小学生能够树立规则意识,做好时间管理和心理衔接,从而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同时,她还针对英语学习提出了建议。
余国军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衔接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学校希望教师继续深入探讨,集思广益,进一步深化贯通式一体化实践活动,构建“小初衔接”的科学体系,为学生成长关键期的平稳过渡保驾护航。
![]() | ![]() | ![]() | ![]() | ![]() |
我校将持续推进小初一体化实践,在知识贯通、方法过渡与心理适应上精准发力,助力每一名学子在学段跨越中行稳致远。
供稿:教务处 六年级组 籍伟伟
一审:赵子君
二审:蒋克兢
三审:黄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