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科普资源,助力综合实践课堂

——我校小学科学综合组开展“集中评课”教研活动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22-04-06  浏览次数:180


惠风和畅,春意盎然。330日上午第三节课,小学科学综合组在小学部107办公室,对上两周以来开展的7节公开课进行集中评课。这也是组内区级课题《依托高校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挖掘“科学大讲堂”等现有科普资源,助力学校综合实践课堂系列活动之一。科学综合组全体老师参加,教研会由组长周军华主持。

陈珍老师在四(4)班讲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她借用“科学大讲堂”张少兵教授《地球的演化》中视频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破坏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为环保贡献力量;余飞老师在六(3)班的综合课《利用绿色能源》,则是整合“科学大讲堂”刘子奚博士《大数据会讲故事》,从大数据分析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引入绿色能源的必要性;韦洁慧老师在六(3)班讲授综合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借用“科学大讲堂”顾振华教授的《魅力化学——改变世界的分子》部分内容,让学生亲历米饭和碘酒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学生纷纷惊叹科学的魅力;潘雅珍老师在四(3)班讲授主题为《认识我的家乡》综合课,整合“科学大讲堂”黄丽华副教授《鸟儿的基础知识及中科大校园常见鸟的辨识》,熟悉的校园场景、熟悉的鸟儿,同学们欢呼雀起,增强教学的感染力;许腊梅老师在三(5)班讲授的综合课《神奇的工具》,整合“科学大讲堂”钱斌教授《纸的发明和纸文化》,并向学生展示剪纸、折纸、年画、风筝、书法、中国画、楹联等艺术,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课中,周军华老师认为陈珍的课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科学启蒙入脑入微;吴家珍老师点赞陈珍最后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抽纸盒的环节非常符合综合课堂的理念,还肯定了余飞课堂中辩论赛环节设计新颖、气氛活跃。大家评价潘雅珍老师的综合课丰富了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与“科学大讲堂”黄教授的讲座尚有更多融合空间;一致认为许腊梅的课和“科学大讲堂”链接融合最成功,建议适当增加一些动手环节,以增强学生对纸文化的深刻认知等。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维碰撞、生发智慧。


促进课程融合,创建科学校园。坚信通过科学综合组每位老师的不懈努力,学生受益的同时,组内全体老师在教育教学之路上定会走出一条智慧之路、成长之路。(科学综合组/通讯员余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