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中科大附中本部和中科大附中高新中学八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顺利举行。教研活动分为公开课展示与评课两个阶段。两校区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参加了听、评课。
此次“同课异构”选定的文本是《周亚夫军细柳》。高新中学程娟娟老师带大家走近“导演”司马迁,分析“导演”如何在短短的篇幅里选定主角、表现其性格,并对作品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探究。课堂上,程老师旁征博引、循循善诱,朗读教学始终贯穿于课堂之中,并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史记》写人的方法,课堂教学非常扎实。中科大附中袁晓杰老师展示的自读课,风格迥异,却精彩不断。学生通过三个活动的合作探究,疏通文意、解决疑难。袁老师的课堂范读慷慨激昂,感染力强;方法总结独辟蹊径,可操作性强。两节课同中有异:同得精妙,都有设计;异得个性,各有巧思。
听课是享受,评课更是盛宴。两位老师介绍了各自的设计思路:一位尝试以“戏”贯穿,一位关注“事奇而信”。高新中学解玉宝指出设计要从文本本位、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三方面提出教学应关注的重点;张峻菡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的精彩表现,但对本课设计她有更深入的思考:课的设计可以从“戏”的思路入手,以主角演绎及其出场方式、几组配角人物的表现等方面为抓手,个性化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汤胜认为他们设计有巧思,课堂有活动,希望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还要在课堂上带学生欣赏美、教会他们叙事,更重要的是,要构建课堂上的整体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科大附中初中语文教研组长王一飞最后作总结:“同课异构”活动,是不同教法思想的碰撞,两位老师课堂扎实,环环相扣,使每位老师都获益匪浅。
本次教研活动精心于课堂教学艺术,积极打造“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推进中科大基础教育集团教育教学稳步提升。(初中语文教研组王一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