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科大附中联合小168中学、工大附中三所安徽省高中化学实验基地校开展了第二次“物质的量”大单元教学设计研讨活动。附中副校长徐斌、教务处副主任戈益超、工大附中特级教师徐伟、小168中学潘磊老师、合肥师范学院实习教师及科大附中化学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大附中化学组教研组长刘帅东主持。

首先,担任课程任务的三位老师按照课时顺序依次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思路。徐伟提出,第一课时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明白化学课堂中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概念的必要性以及对此概念的理解,如何把宏观的物质质量和微观的粒子数目联系起来。潘磊认为第二课时教学思路比较清晰,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中影响的主要因素又不相同,困难在于,目前无法找到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魏魏的思路是通过任务驱动学生思维,关于“如何检验硝酸银溶液是否标准”,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使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来检验最方便,从而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配制。

听完三位老师分享,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各抒己见,确定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统一情境和具体课时教学内容。
最后,课题组商定在4月中旬完成课件,使教学思路更清晰化,并进行说课研讨。
化学组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