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蓄力家国志 青春远航勇担当

——“墨子沙龙”走进中科大附中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21-03-23  浏览次数:589


2021317日下午,由“墨子沙龙”与中科大附中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协办的《梦想的蓄力与远航》科普报告在科大附中报告厅举行。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谢晓亮院士主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主持。附中校长马运生、书记汤胜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



谢晓亮深情回忆自己梦想的起点是美丽的北大燕园。从最初对科学实践的好奇,到后来树立成为科学家的理想,他始终初心未改。高考恢复后,他考入北大化学系,与当时所有的有志青年一样立志“科学救国”,在北大这片生机勃勃的学术沃土上成长成才。他还讲述了自己出国求学和科学研究之路。因为在《科学》杂志上首次发表了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观测到单个酶分子(生物催化剂)不断循环生化反应的动态过程,同时还发明了一个无需荧光标记的拉曼光谱生物成像技术,1998年,谢晓亮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聘为终身教授,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科学家第一次被哈佛聘为终身教授。


初到哈佛的谢晓亮决定另辟研究方向——他打算将单分子技术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这次转型对于谢晓亮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也是谢晓亮为自己的梦想再次蓄力。面对分子生物学这样一个陌生的学科,谢晓亮和学生们一起,开始旁听生物系课程从头学起。回忆起这段日子,谢晓亮表示,“从没有想过退缩和放弃,这大概是源于小时候的科学家之梦吧,驱使我要做更好的工作。”

2010年,谢晓亮和苏晓东、黄岩谊教授共同提议建设的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正式成立(现名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中心成立的本心,就是利用研究手段的突破和多学科的交叉集成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谢晓亮哈佛团队发明了一种叫MALBAC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能为单个人体细胞进行DNA测序。MALBAC技术可以均匀地放大单个人体细胞的全基因组,使精准测序成为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中均有重要的应用,为中国上千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疾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遗传。

2014919日,是谢晓亮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北医三院的产房里,一名女婴呱呱坠地。这名女婴的父亲是一位多发性软骨瘤的患者,从两岁开始,他每两年就需要做一次痛苦的骨科手术,而这些,仅仅由于 ext2基因上的一个点突变,而这个点突变将有一半的几率遗传给下一代。当他决定要成为父亲的时候,他辗转找到谢晓亮团队,希望借助于MALBAC技术,让孩子避免自己承受过的痛苦。在MALBAC技术的帮助下,一名健康的女婴成功降生,为这个被多发性软骨瘤困扰多年的家庭带去希望和喜悦,也让谢晓亮感到难以言喻的自豪和欣慰。


2018年,谢晓亮回到自己梦想启航的地方——北大燕园,成为北大的一名全职教授。他的实验室刚刚进入稳定运行,新冠疫情就爆发了,这也促发了团队的思考,他们希望为疫情的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在新冠肆虐的日子里,他们和医院方面深度合作,利用单细胞基因组技术,通过对单个记忆B细胞的高通量测序,筛出了中和活性极高的中和抗体。谢晓亮感慨:“那些日日夜夜,虽然有各种挑战,也有面对病毒的恐惧和实验失败的挫折,但那确实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大家心里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

通过谢晓亮的讲述,同学们领略到一个立志造福人类,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时代变革和科技趋势紧密联系的科学家的风采。最后,谢晓亮寄语附中学子,鼓励同学们立下鸿鹄志,要相信自己、敢于追梦,在追梦路上不断学习、勇于跨界,更要蓄力深耕、厚积薄发,为时代、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精彩的演讲之后,活动进入到“圆桌会谈”环节,现场的同学们和观看直播的网友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带着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对科学家的倾佩,争先恐后发问,如“单细胞基因技术还能攻克哪些难题”“单细胞基因技术未来会应用于哪些领域”“谢教授对理科学习的建议”等,谢晓亮都一一做了回答,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先进科技的探索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此次《梦想的蓄力与远航》,给了同学们很大启发,也为每个心怀梦想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参考。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对未知的探索,更指引大家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与家国使命、时代责任联系在一起。未来,科大附中也将持续开展科普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科学之未来,展望世界科技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