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科大附中校园里,芭蕉冉冉,绿树浓荫。为帮助初中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7月19日至23日,学校在高中部一楼多媒体教室举办初中学力提升公益讲座。

学校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教务处和高中部、初中部的全体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组分别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认真研究初高中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异同,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确定本次公益讲座的内容。在讲座开始前的协调会上,副校长徐斌、校长助理黄严生和教务处领导分别就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活动纪律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要求,本次公益讲座的主讲教师分别就本学科的教学安排和活动构思做了定稿汇报。

本着活动育人的理念,本次活动既注重学科知识的衔接教育,更注重活动过程的严谨有序,用严格的纪律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用开放包容的教学方法启迪孩子们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科组在教学中尝试用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带领孩子们学习初中课文,强调语文学习要用语文的办法解决语文的问题;高中语文学习重在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提醒孩子们要学会在名家名作中找书读,通过精读名家名作和不限于文学作品的泛读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阅读要注重积累,要学会通过输入输出的流动来促进积累和提升素养。
数学学科组在教学中强调初高中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本质的区别:从学习内容上看,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部分内容脱节,有些内容初中要求很低而高中教材没有,然而高考考查得比较深入;有些内容初中没有讲,但高中直接拿来使用。为了避免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出现“不适应”现象,让孩子们能尽快从初中的“站得稳”到高中的“走得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初高中的脱节点------“数与式”及“三个二次”入手,以数学思想(转化化归,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引领衔接内容展开,重点内容(如分解因式,二次函数等)精讲精练;拓展内容(如含参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等)让学生留下印象,点到为止。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养成。

英语组授课老师从中高考题型异同点入手,分别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知了初高中英语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差异,对高中英语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做好了心理准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强调了英语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生动地展现了英语学习趣味性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组从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典型区别入手,引导孩子们认识高中物理概念及相关规律阐述和解说的特点。在教学中把高中物理学习常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放在首位,以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顺利实现初高中的衔接。化学学科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使马上要迈入高中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初高中化学的过渡:一是做好学习心理的衔接,教学中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树立孩子们学好高中化学的信心,同时注重联系生活,激发学习热情;二是做好基础知识的衔接, 摸清基础,查遗补漏; 三是做好学法的衔接,帮助学生分析个人学习习惯,建立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理顺预习、上课和复习的关系,在授课找中渗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每节课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很好地展现了孩子们习惯好、素养高、学习能力强的优点,得到了授课老师的一致称赞。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主动和老师交流,也用文字写下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教务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