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推进会圆满召开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19-12-20  浏览次数:536


1218日下午,科大附中“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推进会圆满召开。校长马运生、副校长张峻菡、教务处主任黄严生出席会议并发言,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由教研组长徐红云主持。

 

首先,徐红云简单回顾了本次课题研究的意义、特色、目标,并就课题组当前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在过去的时间里,课题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级教研活动,进行了10次观摩学习,组织开展18次课题研讨公开课,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自身不足,并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接着,与会老师分享了在教学研究中自身的做法和体会,并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中肯意见和宝贵建议。黄承元提出互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去寻找一些新鲜的知识。张桂萍说:“互动是老师对课堂的预设,调动学生的期待,导学案是个不错的方案。”解玉宝认为,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问题的设置是互动的前提,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宏观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汪梅则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她说:“可以在问题的设置上启发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小记者、小作家。” 袁晓杰提出,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更要总结自己优秀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可以多和学生一起做阅读题。闵桂琴更看重“高效”,她所提倡的“高效”指的是要让学生有高效获得感,要求思维的活跃而不仅是参与面的广泛。


听完老师们的踊跃发言,黄严生强调:课题研究乃至教研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舍此,别无意义。同时要注意课题研究的方法,如果不做课题研究,将出路难觅。本次课题研究应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题组成员在着眼自身的同时,更应关注同行研究现状,力避重复,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实为服务附中的课堂教学。

 

 张峻菡在发言中指出,真正的高效课堂并不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而应该关注用什么方式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不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解答;而是学生在学习中有疑而问,老师和学生一起解惑。所以,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水平,有时学生的一个问题或发现会让教学更加深刻。


最后,马运生发表讲话,他指出,课题研究应与岗位需要、实际教学相关。首先是破题。明确问题所在,研究将用何种策略方法,形成何种模式,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预期将达到怎样的效果等。其次为落地。策略研究要有,更要有体现策略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分析比较使用具体策略后师生的表现,实际的教学效果等。最后,他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大家不拘形式,踏实做事,让每一位研究者都有收获,获得成长。


通过本次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再次明确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将继续以“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课题为抓手,在教学中摸索、实践,打造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