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镜到望远镜——科大附中小二(4)班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502


20191129日下午,冬日的寒冷弥漫在科大附中的校园,小二(4)班的教室里却热火朝天。本次“家长进课堂”活动,班级邀请到赵景行爸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赵文教授,带来关于眼镜和望远镜的趣事。

 

眼镜跟望远镜有什么不一样?伴随着一个小问题,科学讲座拉开了序幕。同学们立刻抢着回答:“眼镜比望远镜小”“眼镜带在脸上,望远镜不是随身带着”“眼镜是一层的,望远镜是一组的”……。赵教授补充道:“是的,眼镜和望远镜都是由镜片组成。”然后顺势引入下一个问题:“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呢?”赵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近视镜、老花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原理图和生动的例子了解了光的反射、折射、成像等概念。有的孩子原本就对相关知识十分熟悉,凸透镜、凹透镜等名词根本难不倒他们。在介绍到望远镜的实像虚像时,有的孩子举手说“这是视错觉!”小小科学家们的丰富知识储备令人惊讶。

 

望远镜形式多样、功能各异。赵教授通过图片讲解、动画演示、启发式提问、主题讨论等方式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望远镜:世界上首个望远镜是伽利略为航海探险发明的;高倍望远镜有一个或几个教室那么大,能观测到其他行星和星系,科学家借助观测结果研究太阳黑子、木星上的风暴、黑洞等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是贵州“天眼”,有几十个操场大小。此外,还有太空的哈勃望远镜、日本的地下望远镜、引力波望远镜等。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有的说去贵州参观过天眼,有的说引力波望远镜每个臂有三公里长……当听到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工程的建设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孩子们惊讶不已,原来这些成果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奋斗,而这种付出是多么有意义啊!

 

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地围着赵教授提问题:“地下没有光,地下望远镜怎么能看到东西呢?”“银河系的中心有黑洞吗?”“人类一共发现了多少个中子星?”赵教授一一解答,并鼓励孩子们今后继续与他讨论。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的脸庞,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透着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