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上午,“安徽省教科院化学学科跨学段进阶课堂教学研讨会”在科大附中顺利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下的跨学段进阶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化学核心概念在不同学段的进阶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研讨模式。会议由安徽省教科院朱成东老师主持。
第一阶段:分学段的展示课。
小学组:由合肥市师范二附小的方晓磊老师带来了一堂“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公开课。本节课,方老师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了泥沙、食盐、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的分组实验,同学们在方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验并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也对“溶解”这个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初中组:由合肥46中的李杨老师带来了一堂“饱和溶液”公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合作制作了KCl的饱和溶液。实验中,李老师让学生自己决定溶解KCl固体所需要的水的用量。不同小组所用的水量不同,在溶解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考什么是“饱和溶液”,教会了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思考时的严谨性。
高中组:由科大附中的戈益超老师带来了一堂“难溶电解质溶解过程微观探析”公开课。戈益超老师对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着眼于硫酸钡这类难溶物的微观溶解过程,让学生逐渐形成了宏观难溶与微观溶解相关联的概念。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入了“浊度计”实时检测,让学生感受到通过仪器辅助让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变得可见可视化,体现了科技发展对科研的贡献,也凸显了技术在探索未知世界中的作用。
第二阶段:交流研讨。
首先,科大附中马运生校长简短致辞,他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充分肯定三位老师的业务水品,并表示:期待今后类似活动多在科大附中进行,我校将会给予大力支持。接下来的评课环节,科大附中徐斌副校长从化学专业的角度对戈益超老师的课做出了非常精致的点评,指出课题选材新颖,角度大胆,课的主线安排较合理,但同时也指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接着,合肥市化学教师培养基地负责人吴从容老师分别对小、初、高三节课做出了评价,既提出了每节课的亮点也谈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同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最后,安徽省教科院生物学科钟能政老师结合本次授课提出了几点建议:1.素养的形成需要知识做载体;2.学习进阶既是知识的进阶,也是观念的进阶,更是科学探究的进阶;3.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让思维可视化,让思维严密等。通过本次点评,与会老师都感触颇深,表示第一次关注到这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与会老师也纷纷感慨,为科大附中学子深厚的科学素养点赞。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
最后,安徽省教科院朱成东老师进行总结。他首先感谢三位授课教师辛勤付出,认真准备,呈现了三节精彩的科学探究课。同时也对参与本次研讨的合肥市化学教师培训基地的老师和为提供研讨支持的科大附中表达谢意。朱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进阶课的研讨。
(化学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