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高三复习课教育教学水平,营造课堂教学研究的氛围,加强两校的教研交流。2018年9月20日,在科大附中与168中学两校高三年级组的共同组织下,两校高三化学组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在科大附中成功开展。
参加活动的有来自168中学、合工大附中、28中、新康中学、合肥师范学院等20多名化学老师及在校大学生。本次活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科大附中戈益超老师与168中学丁伟老师分别执教高三化学复习课《原电池原理》,第二部分是课例研讨活动。
168中学丁伟老师以考纲为依据,突出学生为主体,利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和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能规范地指导学生出现的问题。丁老师成功的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工作原理、电极式的书写等问题都剖析的非常清晰,课堂氛围融洽。科大附中戈益超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则是从学生最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去解读原电池。戈老师以“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教会学生去解决原电池的电极材料、电子移动方向、电极反应式等问题。戈老师在课堂上这样说到:“概念具有概括性,它脱离于具体的物质为载体,更为全面而灵活”。
研讨中,科大附中徐斌副校长、合工大附中特级教师徐伟老师及168中学的束老师都对这两节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丁伟老师课堂线索条理清晰,不断地用线索让学生达到知识点的回顾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戈益超老师实现了从宏观→微观→模型建构的理念,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落实到电化学当中去。
本次活动是科大附中首次与168中学进行“同课异构”交流活动,通过“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提供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
(化学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