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延展对非遗文化的认识,2018年5月30日,中科大附中小四年级开展源泉博物馆、庐州公园研学旅行一日课程。
源泉博物馆是安徽目前最大的民办博物馆,拥有关于安徽历史文化、楹联匾额、徽州三雕、民风民俗等相关文物藏品近6万件,是以收藏徽文化文物藏品为特色的地域性博物馆(徽商、徽学、徽文化)。同学们到达源泉博物馆后,先在苍翠的大树之下、庄严的元德堂前学习朔望礼仪。
“朔”是初一,为一月之始,“望”为十五,是月圆之时。一盈一仄、一消一长,天地日月的气息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应。故古人于此时,或祭先祖、或祭圣贤,其本在教人敬畏、与天地合德。通过让孩子学会如何做朔望礼,理解做朔望礼的意义,在礼仪中完成与圣贤的交流与对话,感悟传统文化的宏大和包容。
之后孩子们参观元德堂老宅,一边听文博老师讲藏品背后的鲜知,以物证史,身临其境,亲手触摸历史文物;一边感受木雕技艺的精巧绝伦,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传承千年的温度。
参观之后,孩子们进入了动手环节,先是制作木雕版画,体验年画拓印,之后进行非遗手工风筝制作。一进大厅孩子们就被长长的龙舟吸引住了,原来这就是要拓印雕版年画的地方。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认真的听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制作过程,讲解员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年画了!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年画图案的寓意,还可以体验制作过程,近距离接触了传统文化。之后孩子们又进行了非遗手工风筝的制作。通过两项手工实际的体验与制作,孩子们了解了非遗项目传承的不易,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中午和下午,孩子们前往绿意盎然、清新怡人的庐州公园。在放飞完自己做的风筝之后,孩子们又进行了植物拼贴画制作和击鼓颠球的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现场创意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整个活动充实而又丰富。特别值得表扬的是,孩子们中午在草坪上吃完中餐后,每个班都动手整理,没让青青的草坪上留下一片垃圾。
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一天的参观与体验课程结束,大家平安地回到了学校。本次研学活动增加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他们在体验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与小伙伴们一起快乐迎接属于自己的节日。
(小四年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