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上午9时,包河区第二届中学生地名听写大赛决赛在滨湖46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本次决赛共有6支代表队入围,共30名选手参赛,近百名观众到现场观看了比赛。 中科大附中地理组组长、特级教师叶玉叶、初中地理老师程忠园亲自带队,由八4班王文迪、魏子祺、八3班许怡茗、八2班李柔嘉、八1班汪迪涵同学组成的附中代表队入围决赛。
地名,是地方的指称,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地理空间的专有名称。地名,作为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既反映当地的自然特征,又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地名的多样化,彰显了人类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开展地名听写大赛,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视野,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地理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人文情怀。
本次活动历时2个多月,我校地理组组织、开展了多次赛前培训和选拔,经过校级两轮选拔,5名同学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2017年5月7日在望湖48中举行了区级初赛(笔试),我校王文迪、许怡茗、魏子祺同学获得区级个人一等奖,汪迪涵、李柔嘉同学区级个人二等奖,我校取得了团体平均分第二的好成绩,最终站上了决赛的比拼台。
决赛以团队为单位,每轮比赛,各队按照既定规则派出一名选手出列答题。比赛分上、下半场进行。上半场为直接听写地名,根据主持人播报的地名直接书写答案,答题时间限定,为45秒。第一个地名是“伯尔尼——瑞士首都”,我校王文迪同学轻松过关,随后从“儋州”到“大阪”、“佛罗伦萨”、“鹤壁”、“昭通”、“哈瓦那”、“奥克兰”、“霍尔果斯”、“基里巴斯”、“阿联酋”、“恩施”、“阆中”,我校选手一路凯歌,激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下半场难度增大,为判断听写地名,选手根据主持人播报的空间定位、地域性质、特征描述等判断地名,并书写答案。第一个地名——革命圣地“延安”爆出冷门,场上选手全部出局。之后从“南极洲”到“太子港”、“池州”、“牡丹江”,当每一个地名答案和场上选手们的答案同时从屏幕上跳出时,赛场都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当本次赛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题,依据播报特征判断我国地理环境极具有过渡性和多样性的省区——“甘肃”的出现,难住了赛场仅剩的科大附中和46中两支队伍的选手,我校最后一位选手王文迪因本题离开赛台,将我校本次比赛名次定格为团体一等奖第二名。王文迪同学被评为最佳选手。
整场比赛我校同学展示出广博的知识视野、沉稳的答题心态和良好的赛场风格。
本次活动地理组全体老师参与收集资料、培训辅导、命题选拔,特别是程忠园老师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此次活动还得到学校领导和初二年级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地理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