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堂展风采 精研善钻显功力——中科大附中程忠园老师获得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16-11-22  浏览次数:45

  

2016年10月17日和10月25日在合肥市48中教育集团滨湖校区开展了包河区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比赛分两轮,第一轮包括教学设计、无生上课和答辩三个环节,按三项得分之和评选出前六名选手进入第二轮有生上课评比。中科大附中程忠园老师准备充分,发挥出色,在区级两轮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包河区参加2016年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

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比赛于2016年11月12—14日在合肥46中海恒分校进行,比赛规则与区赛基本相同,不同的是13日无生上课后紧接着14日就是第二轮有生上课,而且指定课题只提前一天公布。程忠园老师事先抽到了选手们最怕抽到的1号签,时间紧、压力大,但她凭着良好的高超的教学能力和心理素质顺利进入第二轮比赛。

11月14日8点,市赛第二轮有生上课拉开帷幕,指定的的课题是《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程忠园老师又是第一个上场,她虽然13日备课彻夜未眠,却仍能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迅速融入课堂教学,程老师首先让学生观察热水杯盖子里凝结的小水滴引发学生关于降水形成条件的思考,接着用从化学实验室里借来的12个量筒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做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降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图上表示方法——各月降水柱状图的来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在老师课前自制的图板上分别绘制新加坡、乌鲁木齐、合肥、罗马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小组代表展示汇报本组绘制的降水柱状图并总结该城市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和差异,最后程老师通过展示以上四个城市的所产的实物——椰子、哈密瓜、稻米、橄榄油,引导学生探究降水的季节变化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这节课亮点很多,最大的特色是通过多样的、有效的活动,使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变课堂为学堂,学生兴趣盎然,活动效果很好,不过这种活动课堂对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要求很高,而程忠园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在课堂上表现得游刃有余,最终不负众望,以绝对优势获得合肥市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并且是第一名的好成绩。

从区级选拔到市级比赛,共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地理组叶玉叶老师、张兴连老师、孙赛群老师多次为程忠园老师磨课,并全程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撑。合肥市、包河区地理同仁也亲临指导,这次参赛至始至终得到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研室、总务处和综治办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地理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