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名校经验, 开阔教育视野——中科大附中赴上海市实验学校开展交流活动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16-11-07  浏览次数:28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高校附中的办学经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10月27日,校长李蓓、校党总支书记方文琴、副校长蔡婉若、张峻菡、校长助理徐斌以及教务处、德育处、校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一行八人赴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进行了交流考察活动。
   十月的上海,秋雨绵绵,秋风习习,空气格外清新。上午9点,考察团一行首先来到上海实验学校东校(以下简称实验东校)。实验东校是一所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由上海市实验学校承办,隶属于浦东新区社发局,是浦东新区留学归国人员子女定点学校。目前有教学班79个,学生3200多人。
   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门口那棵引人注目的收获树,火红的树叶挂满树枝,她告诫每一位学子,只要付出努力就有收获。漫步校园,你便能感受一股浓浓的文化韵味, 每个区域划分合理有序,雕塑、花草、老师学生的作品等看似无意实则用心,每个细小空间都充分利用,体现出教育的理念。
   校园的很多角落都充满大自然的气息,那片盎然生机的绿意墙,一片片绿叶密密麻麻的爬满墙壁;校园的一角还有一群可爱的小金鱼,他们在清澈的水中尽情享受着那份惬意和自由,鱼池的墙上更是装扮各种鱼的画框,里面粘贴着与鱼类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景观还很多:陶艺制作的手印墙,充满童真的涂鸦墙,等等。
   据负责接待的方老师介绍,生态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地方,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零距离的观察蝴蝶从卵到幼虫,幼虫蜕变成蛹,最后破茧成蝶的全过程,蝶艺老师还会带领大家一起制作蝴蝶标本。还可以亲自饲养小兔子,了解甲虫成长的过程等,在亲身感受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对自然的一份守护。在生态园里有一只倒放着的大耳兔雕塑,长长的耳朵紧紧贴在大地上,仿佛正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回头向走廊的方向看去,你会发现一只可爱的熊正好奇的打望着窗外,它叫好奇熊,学校希望学生们跟好奇熊一样带着一份好奇心去探索这个世界;还有静静坐在角落的安静马,让学生们懂得安静也是一种修养……
   走进老师和学生中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饱满,师生关系融洽,尤其是学生举止文明,非常有礼貌。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王伟航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及办学特色等情况。我校考察团人员与王伟航校长就我校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中午12点40分,在结束了对实验东校的考察活动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了上海市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
   实验学校前身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班",1986年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1987年江泽民同志亲自参加学校落成典礼并题写校名。1995年成为上海市教委直接领导的一所市重点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是一所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十年一贯制(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校。学校由中学部(初中、高中)、小学部、国际部组成,目前委托管理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等六所学校。
   我们重点参观了中学部的创新实验楼,包括现代科技体验中心、理化生创新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及TI教室等,仔细了解了互动空间(3D影院、互动教学、视频墙)、最新技术的互动体验等功能,李蓓校长等详细询问了大楼的智能化(太阳能发电、用电实时监测、网络中心数据实时监测系统等)、设备采购及运行等情况。随后,还参观了学生自主研究中心、文化墙等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
  参观结束后,实验学校徐红校长主持了座谈会,会上徐校长通过一位学生在实验学校的十年学习和成长历程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创新特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办学成果等方面的情况。李蓓校长等我校领导与校方进行了坦诚热烈的交流。双方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探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各自不同的区域走创新发展之路,办最好的教育。
    通过此次赴上海交流考察,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看到了我校与发达地区名校的差距, 我们将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好好总结,把科大附中办得更好,更强。(校办公室供稿  20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