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伊始,五(2)班召开了家长委员会筹备会。班主任何老师和家委会的委员们商讨了本学期的活动安排,其中一项是拟成立五(2)班 “家长讲师团”。该团将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挖掘家长丰厚的资源,集中家长们的智慧,邀请有特长、热心孩子教育的家长定期给孩子们举行讲座或开展其他实践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9月29日下午第三节课的班会课上,“家长讲师团”的第一场报告会开讲了,来自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丁延伟老师给附小五(2)班的同学们展示了奇妙的化学世界。丁老师先通过一系列的图片使同学们认识了宇宙中的宏观世界和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同学们通过这些图片了解了宇宙中直径在大到几万千米的天体和微观世界中小到几个纳米的微粒,感叹世界的神奇。丁老师介绍了太阳的八大行星及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尽管宇宙世界离我们很遥远,同学们仍听得津津有味,并运用课外积累的知识积极回答相关问题。还展示了显微镜下的发稍、人类皮肤上的细菌及生水中微生物等图片,它们怪异的样子强烈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给他们深深的震撼,各种可怕的细菌也让他们懂得要讲究卫生,爱护自己的身体。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丁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的有趣的化学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通过向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的水中滴加一滴无色指示剂(酚酞)后,溶液立即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再加入几滴盐酸溶液后,红色立即消失。这一神奇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惊呼。在另一个实验中,丁老师分别把一些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加入到两个三角烧瓶中,再分别加入水和另外一种无色液体(酒精)。加入水的烧瓶瞬间变为淡蓝色,另一个烧瓶则没有变化。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烧瓶,见证着这发生奇迹的时刻。为了看得更真切,有的孩子涌向讲台,有的坐到了高高的课桌上,伸长脖子,仰着头,班级气氛达到高潮。这时只见丁老师向淡蓝色的溶液中缓缓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淡蓝色渐渐变成了深蓝色的沉淀物,继续加入盐酸后,溶液中的深蓝色沉淀物立刻消失,又变回了原来的浅蓝色。此时向加入酒精的烧瓶中加入水,液体又出现了淡蓝色。同学们发出声声惊叹,都称赞丁老师是位神奇的“魔术师“。他们纷纷举手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丁老师结合物质的微观结构给同学们做了较为浅显的解释,虽然大多数同学没有真正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但这一系列的实验使全班同学对化学这门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报告会后,班主任何老师结合本堂课的内容让同学们谈了各自的收获,不少同学举手发言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奇妙的化学世界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并努力去探寻更多的科学奥秘。
期待着五(2)班“家长讲师团”的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精彩和惊喜,带来更新奇、更独特的体验。(科大附小五(2)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