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亮风采 联合教研促提升---“科大附中—工大附中高一年级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周”活动纪实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20  浏览次数:44

 

2012年12月10日—14日,为了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和支持下,工大附中和科大附中联合举办了“工大附中-科大附中高一年级‘同课异构’教研开放周”活动。这次活动在两校领导的领导和各部门大力配合下,在两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这次活动,两校计划推出9门学科18节课(实际开设了17节课)作为教研公开课,向教育主管部门、兄弟学校、学生家长及本校教师展示汇报。其中,工大附中计划开课的化学老师因课前突发疾病,未能如期开课,但科大附中的化学老师徐斌仍按计划开课,科大附中戈益超老师通过说课形式为与会教师展示一节高三复习课。

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是两校高一年级教师的一次大练兵。教师们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许多教师克服各种困难,主动承担公开教学的任务,他们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学法,通过鲜活的案例、可操作的活动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了新课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所有参与公开教学的17节课,均依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安排课程,真实展现了两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教学基本功,彰显了两校“以教学为中心,向课堂要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教学实践。

教学开放周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与教育主管部门、兄弟学校的相互交流,展示了两校近年来的教学教研的成就,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开放周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听课评课的老师来自16所中学达300多人次。这些老师热心学习,重视同伴互助学习的机会,有的不仅观摩本学科老师的公开研讨课,还积极观摩其他学科老师的公开研讨课,他们不仅认真听课,还积极思考,参与课后的教学研讨和点评,或者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有所获,教有所得。可以说,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两校授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还加强了校际间、老师间的相互了解、对话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了两校教研向纵深和广阔发展。

开放周期间,合肥市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陈明杰老师、合肥市地理教研员张宝路老师、包河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叶明老师、合肥市化学教研员苏仕标、合肥市政治教研员卢庆生、合肥市原数学教研员刘德华、合肥一中生物特级教师王刚、合肥七中物理特级教师王天娇、安大附中历史名师方沐东老师等专家应邀参加了听课和评课活动,他们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专业素养、课堂策略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课例研究出发,与参会的老师共同研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看法和建议,对于提高两校的品牌形象大有裨益。

为了保证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两校专门成立了“教研开放周”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各工作组分工明确,具体落实活动期间涉及到的对外联络、教学安排、学生管理、接待服务、内外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使这次活动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教学开放周,许多学校都在开展,有些学校是作为保留项目,每年一次,但各个学校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尽相同,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也大不一样。应该说,本次开展的两校联合教研开放周活动对于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践行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促进校内外教学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两校教研教学开放周活动的举行,为学校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校际间加强合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次活动的开展宗旨是重在研究,而非一比高低;重在活动过程,而非结果;重在让全体老师,而非仅仅是开课老师们在活动中受益。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听课、评课。要求其他教师要真实参与,要敢于讲真话,讲究“真”、“透”,在透彻上下功夫。期望能借此提升学校教研的品位和特色,建立研究型、学习型的组织,如同植物的“共生效应”,促进教师共同的发展。

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和经验缺乏,这次活动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值得反思。主要是:同伴互助学习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教研开放周不仅是向社会开放,更重要的是向校内开放,为校内教师搭建一个交流、研讨、合作的平台。从统计结果看,两校有很多教师不仅听了本学科组的课,还参加了其他组的公开教学,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也还有不少教师,没有听一节课,包括本学科组的课。这种现象令人遗憾。

另外,有些教师没有对议、课评课给予足够的重视,听完课就走了。实际上,听课重要,议课、评课更重要。听一听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听一听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和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与授课人和其他教师进行研讨和思想的碰撞,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更精彩的火花,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可贵的。也许不听课、不评课的原因很多,但思想上不重视可能是主要原因。

结束语

新课改的核心应该是民主平等、科学对话、协商合作,课堂教学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过程。追求高效课堂是务实教研的源与流,高效课堂应该是有文化的课堂,要目中有“人”,理解学生需求,满足学生期盼,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是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后课程改革时代,在从单向型到合作共构型教研模式的转变中,教师要能在研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关注“教”的研究,到“教”与“学”并重。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要实现从“个人教学反思”到“集体听课、评课、集体反思”,从“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到“专家引领,成为研究型教师”。

诚然,这次开放周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但瑕不掩玉,联合教研开放周给两校教师营造的群体发展平台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希望这次活动能引发大家对课程设计的思考,并有所比较,有所收获,有所发现。我们希望这次活动带给大家的不是冒号,更不是句号,而是惊叹号,更多的问号和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省略号……。

(科大附中、工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