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师德之灵魂
科大附中 方文琴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无数利益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为保证有序发展,就必须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由于人们生活的领域不同,交往的对象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人遵守。所以,人活一世总是要讲德行的,否则是难以立足的。人的一生不同阶段要讲不同的德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德行要求,因此,就有了职业道德之说、道德高尚与否之说。教师作为一个塑造人格,传道授业的特殊职业,作为一个承载民族未来希望、关乎社会未来发展的职业,就有着自己特殊的、更为高尚的道德要求。
反思自己25年来走过的教师生涯,结合“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活动中的学习体会,深感师德之灵魂在于“爱”。
一爱——爱教育
爱教育这个事业,教师只有把教育当作挚爱的事业去做,才有可能侮之不倦,无私奉献,才能不断学习,潜心钻研。
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以往“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似乎已不像以往那样光耀,它是清贫的,往往还是默默无闻的,它无法直接创造诱人的物质财富,常常还是五年、十年都难见成效的。因而,一个人只是把教育当作职业来做,很难不被金钱和名利所诱惑,容易变得世俗而缺少品味,因为它不诱人:一、无法让我们在物质上富有;二、它无法让我们获得名利,甚至会让人乏味。因此,“强师德”首先要爱教育,爱教师这个职业。
二爱——爱学生
就教育而言,师生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学生为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老师的“上帝”。不爱学生的老师根本不可能是个好老师。
对于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而言,学生既是自己的幸福之源,也是自己的痛苦之源。因老师的喜怒哀乐都与学生息息相关,爱学生的老师,一定会快乐着学生的快乐,痛苦着学生的痛苦。这种爱正是老师智慧的源泉。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发达的社会,老师面对的学生不再是“唯师是从”的听话的孩子,他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大量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冲击着他们,这就使得学生的思想十分复杂多变。不爱学生的老师,不仅无法引导学生甚至会误导学生。同时,这种信息发达的社会,也使得学生的知识深度、广度进一步扩展,有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老师,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会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向书本、社会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现代社会老师面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常常伴随着人格不健全的家庭教育,学生心理、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欠缺,给老师引导、教育学生带来极大的难度,只有深爱学生,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不厌其烦地、坚持不懈地探索出科学适用的教育方法。否则,面对逆反的,不守规矩、以自我为中心的新一代的孩子,老师会陷入急躁、厌烦情绪中,导致高压无效的教育手段的产生,这样即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于老师自身的工作和身体健康。
三爱——爱自己
明确自己的身份,珍爱自己的名誉,真正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然就不会有与教师身份不相符合的言行,自然就不会有违师德,自然就能树立高尚人格形象。
总之,师德的具体要求是全面的,要真正提高自己的师德,能做到:
爱教育、爱教师这个职业——就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不贪名利,终身学习;
爱学生——就会尊重关爱学生,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工作之根本;
爱自己——就会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我会努力告诫自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把“修身、敬业、爱生”作为自觉行为,努力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