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共融合 小初高跨学科话数学

——长三角一体化融合暨安徽省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在我校举办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24-04-21  浏览次数:10


为推动并深化长三角数学教研工作交流与协作,积极探索中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路径,412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第三届长三角数学教学研讨会暨安徽省中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了来自各地教育界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一线数学骨干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双新”背景下小初高跨学科数学教育,活动由安徽省中学数学教研员李院德、黄海波主任主持。


 

 上午的活动中,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师分别展示一节跨学科数学课堂教学。第一节课由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周锐捷老师执教,她利用小学语文课文《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体会等量代换,感受代数推理。课堂上还融合物理学科知识,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质量转化,成功解决称量大象质量这个难题,让学生深刻感受跨学科的魅力。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张芸老师融合信息学科教学《二维码探秘》,利用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化、二进制与图形的转化、数据与字符的转化,引导学生感受数列求和的思想方法。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汇报展示,顺利完成二维码制作。老师通过扫描黑板中的二维码显示“九天揽月”,结合航天日主题升华了课堂内容。我校张庆老师以《停车距离问题》为课题,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在影响停车距离的众多因素中分析出关键因素——速度,通过运动过程的分析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利用实验数据得到模型,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不同模型的差异,并借助execl表格进行残差分析,在探究中不断完善数学模型得出结论,解释道路安全法规中限速的科学性。整节课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节课精彩纷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安徽省中学数学教研员黄海波在点评中强调,小学、初中两位老师立足学情,小学数学课体现真实情境下的跨学科学习,初中数学课立足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进行总结,体现项目式学习的综合性。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孙军波主任对高中数学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老师选取了有科学背景、时代意义、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素材,在教学中结合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几何画板进行直观展示,利用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午的活动呈现三场精彩的专家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曹一鸣教授做《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及其案例分析》主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背景,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有较大不同。接着,他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重点从如何遴选活动主题、如何确定学科定位、如何落地素养培养、如何把握任务设置、如何形成学习成果、如何设置评价标准六个方面介绍了跨学科学习具体实施的路径和方法。他指出,教师要结合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特点,紧密围绕数学课程目标,不仅要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还要能够将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跨学科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综合素养。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徐德同主任在《8+课程改革的重点关注》报告中以前八次课改为基础,具体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变化过程,并结合课例提出六个关注,即关注课标的地位和作用,关注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关注尺规作图和几何直观,关注知识引入的自然性和必然性。他的报告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加深了老师们对“双新”的理解和认识。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刘达主任以《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与综合实践》为题,分析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相关背景,指出要强化学科内的知识整合,强化课程育人的协同功能,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报告还结合星点、费马点、将军饮马等经典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路径。



安徽省中学数学教研员李院德作大会总结。他强调教师要抓住契机,加强学习,多研究新课标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融合创新,贯通发展。三地同心,砥砺前行。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将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也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学数学组 朱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