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未知边界,打卡大海星辰

——“墨子沙龙”科普报告在我校举办

信息来源:科大附中  发布时间:2024-04-11  浏览次数:10


2024410日下午,由“墨子沙龙”与中科大附中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协办的《穿越未知边界——仿生机器人打卡大海星辰》科普报告在中科大附中报告厅举行。讲座邀请了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李铁风教授主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陈宇翱院长主持。中科大附中党总支书记、校长汤胜,副校长徐斌,校长助理黄严生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高一年级全体同学现场聆听了报告,其他年级在教室通过直播平台线上参加活动。

李铁风教授以《墨子》所记载的“力,形之所以奋也”一言引入,带领同学们从力学角度看待流体、固体等不同的物质。随后,他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地球海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养一条拥有神秘力量的“仿生机器鱼”的经历。“仿生机器鱼”实际上是一个软体机器人,要让这个机器人像鱼儿一样在深海遨游,看似很轻松,但背后却需要克服海底洋流、低温、压力等各种不利条件,需要逐个攻克选材、动力、设计等一个个难题。李教授告诉同学们,研究的关键节点出现在对深海生物狮子鱼的研究上,受狮子鱼细碎骨骼的特点和结构的启发,研究团队对软体机器人形状进行了整体设计,各个电子元器件分布在全身,并整体封装在一种柔性有机硅材料中,帮助其承受深海的极端压力。谈到这里,李教授不禁感叹,他和他的团队之所以能顺利开展这项研究,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祖国的支持。



在报告中,李铁风教授还详细解读了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作品《列子》中“偃师献技”的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看到中国古人对机器人高度类人、功能多样、挑战人类等方面的想象和认识。这篇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记载,让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科技因素,也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李铁风教授用一段实验视频结束了报告。硬体的机械臂、软体的机器鱼、美丽的深海虾三者同框的场景,生动展示了“物质之理-生命之秘-机器之力”的研究概念,也引发了同学们对生命奥秘的无限思索。

李铁风教授的报告既朴实严谨,又生动有趣,同学们在报告中不仅学习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更感受到了科学家身上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对仿生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圆桌会谈环节,现场和观看直播的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争先恐后地发问,“如何避免仿生机器人被海洋其他生物捕获?”“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对现实生活有哪些益处?”……李铁风教授都一一做了回答。活动结束后,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和报告主持人、主讲人合影留念。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仿生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科学家身上的文化自信和对科学世界不懈探索、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同学们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相信也会促使大家更加自信地面向世界。

(教研室、高一年级组 黄承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