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10月19日下午,中科大附中召开高中创新班导师会议。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高一、高二年级创新班导师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德育处副主任朱永主持。
朱永在发言中回顾了上一学年导师制活动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肯定了高二年级六位学生导师的工作成果。他强调,导师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两个原则:首先要明确区分导与学的关系,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其次,在与学生相处时,导师应当放低姿态,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实现心与心的平等对话。
高二年级导师代表高婧怡、黄浩在会上就上一学年导师制的开展情况作经验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导师制的实施有益于营造和谐舒心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他们建议2022级创新班导师多听取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德育处主任黄乃斌对新学期导师制工作内容作了补充。他提出,师生之间良好信任关系的建构是教育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导师制是建立在师生相互认知和认可基础之上的科学匹配。创新班导师要细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方案,采用家校联动的方式对学生思想、学业、心理、生涯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
副校长徐斌强调,高中导师制的实施是学生管理中班主任管理的补充与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他建议高一导师应与高二导师多作沟通,在工作上求实、求新,根据学生因材施教,既要做好学生的学业导师,也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副校长张峻菡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导师制工作目标应从“走近学生”转向“走进学生”,导师应切实感受学生需求,从学生实情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导师工作。
导师制是开展优质教育、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目前,中科大附中仍处于摸索试行阶段,往后还将在工作理念、工作范畴、工作方法上做更多有效探索,逐渐建构起涵盖学业指导、家校联系、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等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让这一独特的学生指导模式在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高一年级组 凌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