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迎接新学期

作者: 编辑:蒋克兢
发布时间:2022-08-31   浏览次数:10


八月末的凉风驱散了酷暑的炎热,秋天的脚步宣告着新学期的到来。826日上午,中科大附中小学语文组相聚润科楼会议室,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研会。会议由教研组长浦红宇和严文明主持,全体小语组成员参加。


会议伊始,浦红宇老师代表全组热烈欢迎三位新老师的加入,接着小语组全体老师观看北京师范大学吴欣歆教授对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视频。专家主要指出了新课标的五大变化: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的衔接,并且对每一个变化进行了详细而透彻的讲解。通过学习,全体老师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观看视频之后,三位年轻教师曹丹丹、张天慧、黄娟就自己对新课标的学习和思考做了汇报分享。曹丹丹从新课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进行解读,她梳理了新课标体系,指明新旧课标的不同,并重点就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的部分展开思考,结合附中阅读实践来谈如何落地。张天慧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展开。她主要从知识具有情境性、情境具有动员学习的功能、情境解释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对情境的学习和应变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四大方面谈感受,并结合课文来谈自己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情境性教学。黄娟分享的是关于“学习任务群”的解读。她指明了学习任务群的含义,并结合教材思索如何把教学设计成学习任务来开展,进一步把理论性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位老师分享完之后,语文组的其他老师对新课标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严文明进一步阐释了自己对学习任务群“情境性”的理解和思索;教务处副主任李秀荣认为核心素养就是“见多识广”,在“整本书阅读”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指导,也要注重学生的感受。葛莉老师对新课标的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认为教师应该细读课标文本、增强课改意识、重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新课标学习之后,浦红宇和严文明老师就新学期的教研计划做了布置和安排。时长三个小时的会议落下帷幕,小语组的老师已做好准备,信心满满地迎接新学期的开始。(供稿:曹丹丹,拍摄:鲁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