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考核的通知》要求,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3月23日下午6点,中科大附中在报告厅举行了专项培训会。培训会由办公室主任王天健主持。
会议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信息中心主任李勇结合附中实际情况,根据《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评价标准》和《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直接认定明细表》实施细则,从时间节点、高级免测和中级免测条件、微能力选择和评价标准、作品的制作与提交以及考核流程五大方面详细解读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指标以及平台操作方法。他指出,本阶段需要教师自行上传相关材料,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免测证书,一类是测评作品。符合高级和中级免测条件的老师要认真参考认定明细表,注意免测资料对应范围;微能力测评作品根据考核细则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等次,他希望广大教师认真研读评分规则和了解作品要求,按照考核流程顺利完成作品制作与提交。随后,科创中心主任梁辉介绍如何进行视频编辑。他对利于教师教学的常用软件功能和制作视频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传授剪辑技巧。重点介绍了关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微能力点部分软件使用功能。他表示:剪辑视频非一次能够熟练掌握,需要大家在操作中多感悟、多交流,多运用。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受益匪浅。
最后,王天健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注重高效,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利用好信息技术,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切实推动我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他强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关乎教师个人和学校双重利益,希望全体教师认真对待此项工作,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考核工作。王天健还提醒全体教师关于材料提交的时间节点等注意事项。
本次培训使老师们明确了信息技术2.0第三阶段的任务和操作流程,提升了老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加速了我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专业化进程,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构建“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