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诗词,传承国学文化——我校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包河区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作者: 编辑:徐晓宏
发布时间:2019-10-21   浏览次数:273


为了更好地传承国学文化,加深对传统经典诗文的理解,深入推进区本教材《中华经典国学》的使用。1018日上午,包河区教体局教研室联合小学语文“李琼名师工作室”、“黄乃斌名师工作室”、“巫乃刚名师工作室”开展“阅读经典诗词,传承国学文化”联合教研活动。三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出席了活动,我校“黄乃斌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活动在合肥市锦城小学报告厅举办,由锦城小学丁龙情主任主持。活动时间为半天,分为两节《中华经典国学》展示课和名师讲座两部分。活动伊始,锦城小学陈万红老师和科大附中王文锦老师分别授课二年级《笠翁对韵》以及六年级《长相思》。《中华经典国学》是包河区教研室组织区内语文名师共同编写。一本好的教材只有用好它,才能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陈万红老师带领学生一层一层体会国学经典的音律美、寓意美等,让学生去触摸经典,为儿童播下了经典的种子。王文锦老师用其唯美的朗读将学生和在场的老师们走入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场师生与王老师一起品诗、品境、品人、品情。上课结束,诗中妙句,思乡之情依旧萦绕于心,那是文中情,也是经典的味道。


活动第二场是“听名师说经典”。包河区“黄乃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校教务处副主任黄乃斌首先带来主题为《阅读诗文,谈对经典的解读》的讲座。他指出,古诗文承载着古人的思想以及情感,寓意深刻,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代表。从古诗的学习中,不但可以领略古人的文采,从而能够提高思想的高度,以及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听黄乃斌一席讲座,在坐老师纷纷感受到,教古诗看上去是教对古事的理解,对作者的生平经历的了解,其实是老师在对学生传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生命的理解。所以想把古诗教好,肚子不仅要有“货”,心中更要有“情”。



包河区“巫乃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锦城小学巫乃刚副校长随后为老师带来《打开古诗教学的另一扇窗》。讲座中,巫校长通过多首古诗现场吟诵展示,生动表达吟诵是什么?吟诵对语文教学有什么作用?如何吟诵?这突破了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为老师们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指引了新的方向,引起了在场老师的高度关注。

国学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国学教育任重道远。这次的教研活动,让老师通过观摩学习,能够轻轻松松教国学;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经典,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我们携手共进,戮力同心,一起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而共同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