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首届普通高中研究学习案例展示活动暨颁奖典仪式,于2019年5月19日在合肥四中进行。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李鸿斌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同时,上报的5件案例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2件。在教务处副主任李倩与李鸿斌老师的带领下,中科大附中获奖小组前往四中进行展示及答辩活动。
开幕式后,首先为一等奖小组、优秀指导老师与优秀组织学校颁奖。接着,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张治做《研究性学习的辅导智慧》主题演讲。张教授提出了开展研究学习的技术社会背景,从2012年的“互联网+”到2019年的“人工智能+”,可穿戴、可植入设备不断增加,这同时也意味着纯生物的人日渐稀少。2016年,围棋人工智能程序 AlphaGo 以4:1大比分战胜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全球震惊,人工智能正式进入所有人的视野。张教授指出,有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之称的人工智能,其重要性和可怕性不言而喻。在面临新技术的巨大冲击下,规模化标准化和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活法已变,学法必变,教法不得不变。
展示与答辩为活动最后一项,分文、理两组进行,抽签决定展示顺序,在场专家都是国家级别的教授,对于各个小组的展示都做出了极为精准的点评,同学们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一等奖获得者、我校高一(1)班吴琦同学排在第六位出场,顺利完成了展示与答辩。评委充分肯定了科大附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丰富成果和研究方法,并对创新性学习案例提出了指导建议。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中科大附中每学年都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工作,科学、规范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此次市级评选活动,学校高度重视,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的优势条件,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学习,拓展视野,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中科大附中也将持续推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优秀组织奖:中科大附中
一等奖:《环境水体中的元素调查》
吴琦、乔康成、闫荣青、陈奕琪、刘扬宇、汪昕源、丁雨彤
二等奖:《关于合肥市市民日常出行交通方式的比较》
周星龙、周静怡、周艳、冯正晓、张朋慧、王可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王润天、蒋成卓、许德怡、张含灵、张雨舟
三等奖:《<红楼梦>之林黛玉、薛宝钗对比》
郑文晗、张昕雨、吴紫童、刘爱梅、张天悦、李文洁
《中西方文化差异》
刘玘骏、刘秦峰、束博宇
优秀指导教师奖:李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