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文化之旅 -------记科大附小五(3)班家长论坛讲座

作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2-16   浏览次数:30

为了弘扬祖国文化,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意识,12月12日,小五(3)班家长论坛开始第三讲,诚邀生于木雕世家、来自东阳“木雕之乡”的木雕设计师王晓蓉女士给孩子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木雕文化之旅》,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木雕这一民族瑰宝的魅力。

王老师首先展示了三件不同风格的精美的木雕作品,有四君子“梅兰竹菊”环绕“福”字的镂空雕;有“花好月圆”巧妙细腻的牡丹浅浮雕;还有小巧精致的弥勒佛人物圆雕作品。同学们观后惊奇不已。

然后王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介绍了木雕的起源和种类。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按地域划分,有四大木雕流派:浙江东阳木雕、广州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和福建龙眼木雕。按雕刻的形式划分,有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镂空雕和圆雕。浅浮雕的图案浅显;深浮雕图案深刻;高浮雕近乎立体;镂空雕的图案之间存有错落有致的空隙,而圆雕就是立体雕。它们各具特色,美丽非凡。

王老师还给同学们讲解和欣赏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木雕图片,有富贵的牡丹;有坚韧的翠竹;有美丽的蝴蝶;有憨厚的熊猫,还有腾云驾雾的龙和翩翩起舞的凤。。。。。。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给了同学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们被深深地折服,纷纷好奇地询问,这些木雕是怎么雕刻而成的呢?随即王女士展示了雕刻工具--------用于打形的毛坯刀、刻画细节的修光刀和三角刀等,同学们一拥而上,好奇地仔细观看那些神奇的刀具,希望能够发现魔刀的魅力所在,但是,它们是那么的普通,却能制作出如此巧妙精美的作品,让人不禁由衷地佩服木雕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木雕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大型雕刻机就应运而生。接着,王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视频,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手工木雕和机器木雕的制作过程,真是大开眼界,手工木雕的精细和机器木雕的高速尽收眼底。只见庞大的雕刻机如同一只灵巧的手,左扭右动,很快,一件精美的作品诞生了!“哇!”同学们惊呼道,看得津津有味,更深刻地体会到高科技和艺术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不知不觉,精彩的讲座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抛出了一个个问题,如“制作木雕用什么材质最好?”等等,王老师都一一耐心地给予解答,并告知同学们,如果还想欣赏更多不同风格的木雕作品,亲自感受其魅力,可以到木雕展示部参观。话音刚落,同学们欢呼雀跃。

 

 

 

第二天下午,同学们如约来到合肥最大的木雕展示部---------美家居“佳宜木雕”参观。一走进大院,一扇古香古色、稳重大气的纯手工木雕大门就展现在眼前,两旁的“明清瑰宝显精华,寰宇风行扬国粹”对联更增添了其浓厚的文化气息。踏进屋内,孩子们兴奋极了,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木雕艺术馆,屋内木雕制品琳琅满目,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中国味。从案头摆件到大型屏风,从单件工艺品到微型小木雕,还有木质的床、门窗、桌椅、茶几、琴桌、案台、书柜、装饰柜等等,无一不雕刻上古朴秀雅、主题丰富的图案花纹,其中手工双面木雕“花开富贵”屏风格外引人注目;“梅兰竹菊”屏风古朴雅韵;根雕人物神态各异;徐悲鸿的“八骏图”极具层次感,还有同学们从未见过的鱼形、心形、蝙蝠形、钱币形等的门栓、门鼻、彩绘的床头柜、首饰盒等等;它们不仅是雕刻家心灵手巧的产物,而且也是装饰、美化环境、陶冶性情的艺术品,更是反映了传统的中华吉祥文化的内涵:“和、福、吉祥”的象征--------祈求家庭和满,四季平安。聆听着讲解,欣赏着木雕,同学们渐渐领略到木雕所饱含的中国文化底蕴,他们手拿相机,拍个不停,希望将这些美好的记忆永存。

 

最后,王老师祝愿大家要从小学好各门功课,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活动即将结束了,学生代表向王老师赠送了地球仪和相册,呼吁大家在弘扬祖国文化的同时,不忘保护地球,保护森林资源。

 

这次活动带给同学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宴,它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同学们期待着在假期能继续走进佳宜木雕工厂,一睹其神奇的制作过程,再次亲身感受木雕独特的魅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木雕文化之“旅”虽然结束了,但是,中华文化的种子却永存孩子心中,相信将来一定能够发芽、开花、结果,得以传承。 (小五(3)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