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师德心得体会——张兴连

作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0-18   浏览次数:39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师德心得体会

科大附中 张兴连

按照学校“关于本学期理论与时政学习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本人认真阅读学习了学校统一印发的“教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工作”,并再次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学习内容,体会颇深,受益匪浅。首先感受到学校安排的这次学习很重要,也很有必要。这次学习为我能够系统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重点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为我对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进一步升华提供了一个平台,更为我践行师德规范、全会精神予以鞭策。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而先进的文化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是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创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是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发扬光大。四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教师要时刻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着想,为学生成才和发展着想。

培养良好的师德,需要从自身做起,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2012年6月)